•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配资平台实盘平台:在线配资查询-官宣!300亿大集合产品延期!券商或迎巨变

摘要:   券商资管大集合整改正在加速推进中。  近日,银河金汇资管旗下的一只超300亿元的大集合产品宣布延期至今年底,到期后将转为银河基金的公募产品。这是现存规模第二...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券商资管大集合整改正在加速推进中 。

  近日,银河金汇资管旗下的一只超300亿元的大集合产品宣布延期至今年底 ,到期后将转为银河基金的公募产品。这是现存规模第二大的券商大集合产品。现存规模最大的大集合是平安证券的一只产品,目前已经明确到期后将清盘 。

  数据显示,现存券商大集合规模一共3104亿元 ,其中前十大产品规模2249亿元。前十产品均将在今年底前陆续到期。

  300亿规模产品宣布延期

  8月22日,银河水星现金添利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布了延长存续期限并修改资产管理合同的公告 。

  公告表示,为更好服务该集合计划投资者 ,在切实保护现有份额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 ,银河金汇资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银河水星现金添利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的约定,经与托管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协商一致,决定对该集合计划延长存续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并对该集合计划的资产管理合同等进行相应修改 。

  根据方案,该集合计划存续期限由“该集合计划自本资产管理合同变更生效日起存续期不得超过3年”修改为“该集合计划自本资产管理合同变更生效日起存续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据悉,该集合计划原合同到期时间是2025年8月26日。

  公告也发布了产品延期到期后的处置方案 。根据《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的相关要求 ,为切实保护该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的利益,银河金汇资管已与银河基金协商一致,拟将该集合计划管理人变更为银河基金 ,并同步将该集合计划变更注册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上述事项在取得中国证监会变更注册批复、该集合计划成功召开持有人大会并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后方可实施,其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具体变更事宜以届时公告为准。

  前十大产品份额超70%

  Wind数据显示 ,目前还存续的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有118只(不分份额),合计规模3104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规模排名前十的大集合产品合计规模为2249亿元 ,占总规模的比例为72.45%。基本上前十产品的整改情况 ,决定了整个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的整改情况。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本次宣布延期的银河水星现金添利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最新规模是306.7亿元,在所有产品中规模排第二位 。与此同时 ,它的延期时间是到2025年年底,是目前前十产品中最晚的。

  平安证券现金宝集合资管计划是现存大集合规模最大的一只,最新规模是309亿元。不过这只产品已明确了将会到期清盘 。今年6月23日 ,该产品宣布将延长存续期限至2025年11月30日,并将于2025年11月30日触发《平安证券现金宝现金管理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终止的情形。届时管理人将发布相关公告,并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 ,终止《资产管理合同》并进行计划资产清算程序。

  目前只有3只大集合产品规模超300亿元,除了上述2只,还有一只是广发资管现金增利资管计划 。该产品规模是304.4亿元 ,产品到期日为2025年11月21日,目前尚不清楚到期后的安排 。

  其他规模前十的产品,到期后的处理方案基本为将管理人变更为其他公募机构 ,且产品变更为公募基金。光大阳光现金宝资管计划产品规模270.8亿元 ,将于2025年11月30日到期,到期后产品管理人将变更为光大保德信基金。中信建投智多鑫资管计划现在规模238亿元,将于2025年10月27日到期 ,到期后产品管理人将变更为中信建投基金,等等 。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前十大产品 ,到期后明确变更为公募基金的已有6只,另有1只明确清盘。根据行业经验,大集合产品到期后一般的处理方式有延期 、清盘、转为私募、转为公募四种情况。其中 ,转为公募是最主要的形式 。

  今年底或是最后期限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这一轮券商大集合产品的整改,已经持续了将近7年 ,比原先预定的时间要晚一些。市场传言,今年年底是整改时间的大限。记者注意到,目前发现的产品延期最晚的时间是今年12月底 。

  2018年底 ,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 ,正式拉开券商大集合整改的序幕。

  这份文件的核心规定是,存量大集合应当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公募化改造。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在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以后 ,要向证监会提交产品合同变更申请,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 。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证监会鼓励通过将大集合产品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 、参股的基金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有公募牌照的券商 ,在完成公募化改造以后,经中国证监会注册,可以按照公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存续运作。

  按照这一规定 ,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3年时间是大限 。不过在实际的整改过程中,不少产品都出现了多次延期的现象 。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 ,对于券商而言,公募牌照是稀缺资源,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子公司一共只有13家。更多的券商是想申请而不得。尚未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 ,目前比较主流的处理方案是将大集合产品的管理人变更为券商控股或持股的基金公司并注册为公募基金 。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